甚麼是永續 (Permaculture)?
與自然合作,開拓自主生活
面對1970年代的能源危機,不安於當時資本主義社會扭曲發展,澳洲生態學家比爾.莫里森(Bill Mollison)和大衛.洪葛蘭(David Holmgren)提出了一套以效法自然為基礎的設計系統,在滿足人類需要的同時,回應全球環境問題。
永續提倡仿傚自然界的功能及美感,以解決個人生活的基本需求,例如水、食物、能源和住所。而其技術和設計倫理概念亦可應用於社會系統的宏觀規劃,如社區空間營造和社區經濟網絡的建立。
而這設計理念引發的是一場持續的革命。
永續提出的是一套讓人實踐自主生活的原則和方法,但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講求尋找適切的方法及合乎永續倫理的設計原則應用,讓所有元素彼此互動從而達致最佳生態效益。實踐永續生活從來不是著重某單一技術農法的掌握,而是一場從不同生活層面重奪自主的運動。
永續不是單純的等於有機耕種或退隱田園,而是人與自然共存的整全追求和生活實踐。永續設計強調的是以當下行動,正面的回應問題、甚至系統性的危機,發展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解決方案,減輕生活對環境的影響。永續設計雖有三大倫理為指導方針,十多項行動原則作為框架,但實踐視乎設計者對當地環境的觀察及個人知識,著重靈活變通及因時制宜,因此並無一成不變的「永續模式」。
永續設計倫理
照顧地球
人依賴土地而存在,陽光、空氣、水、微生物、泥土為人類提供所需的生存條件。永續設計講求的是合乎所有地球生命的福祉,而非為單一物種服務(如:人類)。為維持自然生態平衡,實踐對環境有益及取之有道的生活方式,尊重不同生物與生俱來的價值,善待地球,務實解決人類未來生存問題。
照顧人
永續設計者相信,人在全球環境生態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必須重視人的基本需要,讓所有人都有發展自我、取得安全食物和居住環境的機會。人與地球本就是福禍相倚,所以透過照顧土地,人便得以持續滋養,照顧環境我們亦同時療癒自己。
平等公義分享
以公平公義為基礎,善用地球資源的經濟及社會系統。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時,分享有餘的時間、能量、資源、金錢,減少不必要浪費。透過重建人與人的互助關係,讓有限的環境資源得以合理分配予他人及地球上不同生物,讓傳統的知識技術越過貧富、年齡、性別的差距。
永續設計原則
大衛.洪葛蘭(David Holmgren) 1.觀察與互動 2.收集、回收與儲存能源 3.有勞有穫 4.自我調整及接受回饋 5.重視再生資源 6.無廢物產出 7.從設計模式到細節規劃 8.寧整合莫分割 9.採取小而慢的解決方法 10.運用並尊重多元 11.使用邊界生態及重視邊緣資源 12.靈活運用並回應變化 |
比爾.莫里森(Bill Mollison) 1.多樣性 2.邊沿效應 3.有效率的能源規劃 4.能量循環 5.量力而為 6.生物資源 7.同一元素有多重來源 8.每個元素可產生數項功能 9.自然演替 10.相對位置 |
永續自主的天水圍
透過觀察空氣、泥土、微生物、植物、昆蟲、人、社會的互動關係,永續提倡模仿自然,以製定生產系統,重視能量的循環和不同元素的互補平衡。
就地理位置而言,天水圍處於鹹淡水交界,生態物種特別豐富。昔日天水圍的魚塘從設計佈局到細節規劃更處處體現智慧—住家架在魚塘邊,以木為建材,四面通風,以基圍控制水位高低,定期「鏟塘」、「乾塘」、「曬塘」讓水土有時間恢復,平衡土壤酸鹼值。又可讓濕地的鳥類定期捕食低經濟價值的魚塘生物,間接減少病蟲害,以小而慢的方式維持長遠生態平衡及生產效益。漁農更懂得善用魚塘基圍的邊緣位置種果樹,因應時令種菜,採摘田邊生長的草藥曬乾後收藏備用,觀察天氣變化對身體的影響,按四季調節作息,與自然合作從事經濟生產,同時照顧家人。
魚塘亦體現到永續的整合概念,考慮到將不同元素在相對位置上整合起來,讓一項元素提供多項功能。譬如魚塘裡養鴨除了在魚業淡季時提供額外收入,平日鴨子可吃掉塘邊雜草、減少蟲害、鴨糞可作肥料、提供蛋、肉和羽毛,更可作為魚塘的守衛,是養魚戶的好伙伴。
但隨著八十年代天水圍新市鎮規劃發展,大部分魚塘被填平,鄰近的農地亦被地產商收地。不少魚塘荒廢至今已數十年,而仍在運作的亦多被內地集團收購。自從禽流感疫情後,政府更禁止養魚戶在魚塘養鴨。各種限制漁農業發展的政策、過度急功近利的市場發展邏輯,以及越來越嚴重的水土環境污染,令本地養魚戶多選擇轉行或退休,他/她們的一身經驗和手藝隨鄉村城市化逐漸被社會遺忘。
推廣自家種植及建立社區生產系統,其意義不止是給個人提供安心的天然草本用品和食物,向財團傾斜的城市發展模式,以至的影響高舉成本效益的管理主義,皆不知不覺地支配著我們的生活方向以及小節。從日常生活似乎不可或缺的化學清潔劑,對環境中生物多樣性和社區微生態平衡造成的傷害;到醫療及藥物市場的操控,社區欠缺醫療配套,忽視、貶低傳統民間草藥食療功效,導致文化難以傳承。消費主義將我們與大自然割離,往後我們是否只能依賴消費而存活?
我們希望透過一系列草藥工作坊和社區導賞,讓來自不同地方的天水圍街坊,透過學習「永續」的概念重新認識傳統「天地人」共生共育的道理,明白自給自足的生產系統對居民生活質素和下一代健康發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