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兒童照顧者聯席

投訴勞福局及教育局缺乏協調,促請兩局分工正視託兒政策

editor No Comments

兒童照顧者聯席

成員團體包括: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香港家務助理總工會、香港婦女中心協會、香港婦女勞工協會、街坊工友服務處、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

 

「託兒服務存漏洞,教育局說不負責,

勞福局又無辦法,兩局互相卸責」

投訴勞福局及教育局缺乏協調,促請兩局分工正視託兒政策

 

背景

兒童照顧者聯席(下稱:聯席)一直積極關注兒童照顧者的各種需要,並希望促進提昇兒童照顧者的福祉。我們認為香港社會有需要加強各類託兒服務,讓兒童照顧者可以選擇照顧兒童的方式,令有需要的兒童照顧者可得到適切的支援。香港的照顧者大部份均為女性,而女性勞動參與率一直偏低,香港亦正面對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等人口問題,《人口政策公眾參與活動報告》歸納意見顯示公眾均認為需要改善託兒服務。近年,特區政府透過勞福局及社會福利署推出措施在社區內加強託管服務和學童的課後支援,但由於託兒、託管服務、課後支援等政策均與學校的上課時間、假期等有密切的關係,現行部份涉及託兒、課餘託管及課後支援服務亦有在幼稚園或中小學中推行,甚至直接由教育局負責。可惜現時兩局互不協調,政策分割令家長得不到適切的託兒支援,聯席認為勞福局及教育局必須協調其政策,以讓學校上課時間能與託兒措施互相配合,有需要的家長能夠得到支援。

 

幼稚園半日制,課後無託兒

            很多家長在考慮為孩子報讀幼稚園時,均優先考慮報讀全日制,尤其是「長全日制」幼稚園,但現實是家長經常未能成功申請入讀全日制幼稚園,被迫選擇半日制。事實上,在2005 年9 月前,社會福利署負責資助及監管幼兒中心,特別為雙職及單親家庭提供所謂「長全日制」的幼兒照顧及教育服務,每日服務時間為朝八晚六,部分亦設有延長時間服務至晚上八時。2005年9月政府推行「協調學前服務」後,由社會福利署資助的幼兒中心轉為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有關的資助及監管工作亦轉由教育局負責。然而,由於教育局較注重兒童的教育需要,並不關心其照顧需要,所以在協調後教育局的政策完全傾向於傳統幼稚園,「長全日制」的社會功能亦遭到忽略,2005年後已沒有新增推行「長全日制」的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全日制亦是隨學童增加而減少。

 

            勞福局轄下的社會福利署,一直沒有為只能入讀半日制幼稚園學童的家長提供恆常的託兒服務,目前只有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為家長提供少量暫託名額;而2008年開展的「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一般稱作:社區保母),只是以義工形式作短暫、臨時性的支援。這無疑令家長毫無選擇,只能放棄社會參與或其他學習和工作的機會。

 

            更令人擔憂的是,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擬建議政府未來將幼稚園免費教育以半日制,即三小時為基礎,只會為某些乎合準則的兒童提供免費或資助的全日及長全日制幼稚園學位,當中需要考慮家庭入息及社會需要因素。在這個免費幼稚園教育的基礎下,家長很可能繼續找到不全日制幼稚園學位,加上社會福利署缺乏相應託兒服務配套,實難以想像2-6歲託兒服務問題何時能夠得到改善。

 

社區課託名額少,課後支援充託兒

            小學託管是另一個相似版本的故事。社會福利署現時在社區內資助青少年中心推行為6-12歲兒童而設立的課餘託管計劃,現時全港共有約5,400個名額,而社署資助的名額不足一半,聯席成員的實際經驗是,區內的課餘託管服務經常滿額,輪候時間長,更沒有接放學服務,令因就業而需要服務的家長難以使用。再者,學校的放學時間不一,假期多而每間不同,現時部份提供「課餘託管計劃」的中心只提供定時服務,缺乏彈性,未能配合學校的上學及放學時間;每遇學校放早、學校假期,家長需要自行安排託兒,這令需要上班的家長非常頭痛,亦不利基層家長上班。

 

特首在其2014年施政報告表示會加強相關服務,將服務時間延長,擴展服務至周末及學校假期;然而,150間營辦課餘託管服務中心之中,只有34間提供「加強課餘託管服務」,雷聲大雨點小,聯席曾與社署官員會面,官員亦承應尋找社區空間增加託兒服務有困難。因此,聯席觀察到政府現時苦無對策下,嘗試在學校內推行各種「學童課後支援計劃」,關愛基金的「課餘託管試驗計劃」便是一例,2014年施政報告亦注資「攜手扶弱基金」,以專款專用的方式為學童提供課後學習支援服務,局長張建宗在公開場合中表示,基金將可以支援家長託兒,協助婦女就業。

 

不過,「學校課後支援」並不等於「託兒服務支援」,聯席留意到「課餘託管試驗計劃」並未能滿足所有託管時間的需求,部份學校只有個別上課日有服務,每遇假期、學校考試服務亦會暫停。計劃的檢討文件顯示,計劃傾向由教育局接手「恆常化」,按照教育局的政策取向,計劃在恆常化後實難有改善,甚至會更傾向「課後學習支援」。而「攜手扶弱基金」的計劃目標只是「課後學習支援」並不是託管支援。事實上,聯席得悉部份學校將開放校園,擔當區內課餘學習支援中心,為學童提供穩定、恆常化的服務,這無疑是對家長託兒有幫助。但是,這只是個別申請學校的做法,並不代表所有申請學校或機構均會如此推行計劃。

 

綜合上述的現況,可見社署的課餘託管服務與學校放學時間實需要協調,而教育局所關注的「課後學習支援」亦有空間改善,以處理社區內家長的託兒需要。上述幼稚園託兒及小學託管的漏洞,反映出勞福局及教育局間的政策矛盾,因此,聯席建議:

 

  • 立法會申訴部跟進,要求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及教育事務委員會召開聯合會議,要求兩局澄清政策間的矛盾;
  • 內務委員會跟進人口政策建議的落實情況,不能讓特區政府的託兒改善方案蒙混過關;

 

聯席亦建議政府:

  • 全面考慮家長對「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稚園的需求,全面規劃長全日制幼稚園的學額,全面資助長全日制幼稚園,以支援家長照顧兒童;
  • 託兒政策需要全面的規劃,政府應整合現時五花八門的託兒及託管服務,故教育局及勞福局必須協調,全面在社區內及學校內推行各類託兒及託管服務;
  • 政府應改善託兒託管服務,將社區保姆職業化,社會服務和教育應作出協調配合,改善現存的託兒及託管服務,並且確認兒童照顧的勞動價值。社會福利署資助的「課餘託管計劃」及關愛基金現行的「課餘託管試驗計劃」應大量增加名額,讓所有有意參加計劃的兒童均可接受服務,達至「零拒收」;此外,「攜手扶弱基金」及「課餘託管試驗計劃」的課後支援服務亦需訂立服務時間標準,增設學校假期服務,以配合基層家庭的工作需要。
  • 幼兒服務方面,短期內應撥款將「互助幼兒中心」轉營為小型獨立幼兒中心;中長線而言,政府應尋找社區空置單位,全面增加「獨立幼兒中心」及「全日制幼稚園」,讓更多基層婦女可出外就業;另外,香港亦應發展家居託兒服務,參考「家務通」的做法建立「社區保姆」名冊,將「社區保姆」職業化,以紓緩照顧者壓力,讓父母安心出外工作。
  • 政府應推行「照顧者津貼」不應該一直依賴照顧者的無酬勞動,應該對其貢獻有所確認,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及經濟上的支援,讓婦女有更多生活選擇,以平衡她們在家庭與工作方面所承受的壓力。與此同時,香港政府亦應為有特殊照顧需要的家庭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援,減低在照顧方面造成的壓力。我們建議政府設立「照顧者津貼」在經濟上支援照顧者。
  • 政府有責任儘快改善勞工市場對婦女就業的不利處境,包括修改勞工法例保障零散就業處境;訂立最高工時標準、以促進所有家庭成員有時間分擔家庭照顧責任。提供更多元化工種的工作職位及培訓,令婦女在工作上有真正的選擇。參考國際勞工組織的建議,將產假增加至14週、設立7天侍產假,增設家庭照顧假期,鼓勵男性分擔照顧責任、提升市民生活素質發展經濟,而並非為經濟發展而發展經濟。

 

約見勞工及福利局及社會福利署 有關託兒、託管服務及兒童照顧者的支援政策 立場書

editor No Comments

兒童照顧者聯席

成員團體包括: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香港家務助理總工會、香港婦女中心協會、香港婦女勞工協會、街坊工友服務處、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

 

29/8/2014約見勞工及福利局及社會福利署

有關託兒、託管服務及兒童照顧者的支援政策

立場書

 

背景

兒童照顧者聯席(下稱:聯席)一直積極關注兒童照顧者的各種需要,並希望倡議相關支援政策。我們認為香港社會有需要加強各類託兒服務,並且增設照顧者津貼,以支援兒童照顧者。香港的女性勞動參與率一直偏低,並正面對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等人口問題,《人口政策公眾參與活動報告》歸納意見顯示公眾均認為需要改善託兒服務;今年特首的施政報告亦有措施加強託管服務和學童的課後支援;關愛基金亦推行「課餘託管試驗計劃」。我們認為要提昇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必需進一步改善現行的託兒、託管及課後支援等服務,亦應正視目前的工作待遇,工作對家庭友善,方能讓婦女安心就業,補充勞動力。

 

新增獨立幼兒中心欠缺時間表

有見社會對獨立幼兒中心的需要求過於供,勞福局局長張建宗先生曾向我們表示,政府擬增加10間獨立幼兒中心,每間約會有100個名額,第一間將於2017年於石門落成並投入服務;局長並沒有交代其他新增的獨立幼兒中心的規劃情況,也似乎未有任何時間表,落實遙遙無期。聯席對這種臨急抱佛腳、欠缺長遠承擔的福利規劃非常不滿,這無疑等於要現在有託兒需要的家長放棄託兒的幻想。

 

其實,勞福局及社會福利署在短期並非無計可施,現時「互助幼兒中心」服務使用率極低,但實已有一定的空間和配置,只欠缺政府資源在人手方面的投入;政府只需要投入適當的資源,讓現時的「互助幼兒中心」轉型為小型、正式的獨立幼兒中心,短期內實可提供一定數量的名額,暫時舒緩嬰兒託兒的需求。此外,局方及署方亦應盡快在個別年輕社區尋找空置單位,規劃作獨立幼兒中心,滿足社區需要。

 

對課餘託管服務的意見

現時於青年中心內的課餘託管服務,全港只有約5,500個名額,而「課餘託管試驗計劃」推出後,增加約了12,800個名額,我們樂於見到有更多的學校營辦「試驗計劃」。然而對於龐大的需求,現有的名額也只是杯水車薪,而且服務尚未到位,未能真正照顧到家長就業需要。聯席成員的實際經驗是,區內的課餘託管服務經常滿額,輪候時間長,更沒有接放學服務,令因就業而需要服務的家長難以使用。亦有成員表示其學校的「課餘託管試驗計劃」需要抽籤,服務亦欠穩定,例如:星期六、日及學校假期多沒有服務提供,學校亦間中會提早放學暫停服務,欠缺穩定服務,令照顧者未能安心外出工作。再者,目前很多營辦「課餘託管試驗計劃」的學校或福利機構,服務時間太短,只能到下午六時,未能滿足就業的實際需要,也令照顧者難以兼顧工作與照顧兒童。

 

課後學習支援不等於託兒服務
正如前述,家長進入職場極需穩定可靠的託管服務,有效的託管服務必須要在時間上、假期安排上和質素上有妥善的安排。目前教育局及關愛基金均有計劃為學童提供課後學習支援,當中包括:「校本 / 區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及「課餘託管試驗計劃」,計劃目標均著重學童的課後學習支援,忽略家長託兒的真正需要。今年施政報告亦特別注資兩億元至攜手扶弱基金,資助基層學童課餘學習,目標跟之前的計劃相似;但勞福局局長張建宗曾於本年6月[1]向報章表示,「政府計劃透過注資『攜手扶弱基金』,從中撥2億元,在明年1至2月起,在全港推行學校為本的課餘託管,包括將同區內有需要的小一至中三生,在課後集中於一所學校內託管」,並且「推算可令5000名母親重投職場」。翻查政府文件,實沒有任何文件解釋如何利用「攜手扶弱基金」推動「學校為本的課餘託管」,聯席擔心計劃將會變成「校本 / 區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及「課餘託管試驗計劃」的翻版,重學習支援、輕託管成效,未能滿足家長就業的需要。

 

再者,教育局的教育規劃一直沒有考慮到家長就業和照顧的需要,目前小學經常提早放學、學校假期多,已令很多基層家長為接送和照顧的問題而煩惱,對在職的家長構成極大壓力,也對社福機構提供的課餘託管服務構成影響,但勞福局或社會福利署似乎沒有跟教育局有適當的協調。其實,學校空間是社會的珍貴資源,在課餘託管服務不足、清貧家長極希望就業的當下,實需要考慮善用校園,在校園中進行課餘託管計劃,而各項課後支援計劃也應考慮對家長的託管需要。

 

「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簡稱:社區保姆)的三大問題

  1. 使用服務的危機

現時的「社區保姆」服務以義工保姆的形式推行,義工提供服務時間不穩定,難以提供穩定的服務,再者,不穩定的義工保姆也令被照顧的幼童難以適應,影響照顧幼童的質素。有婦女的幼兒曾使用服務,並且讓義工保姆帶返家照顧,可是,在使用服務的數個月內,因為保姆都不能持續地協助照顧其小孩,中心需要不斷更換保姆,令其對服務失去信心。

 

  1. 使用服務遇困難

使用「社區保姆」服務需要預約,不能處理緊急使用服務的需要;有婦女曾遇上緊急事故需要看醫生,不便帶同幼兒,希望使用社區保姆服務暫託幼兒,可惜中心表示未能安排,令她感到徬徨無助。亦有婦女曾希望擔任社區保姆,完成培訓後一直等待中心配對服務使用者,可惜一直未獲安排,諷刺的是,其後當她想使用服務時,中心則向她表示暫時沒有保姆。

 

  1. 使用服務手續多

另一位婦女亦曾打算使用「社區保姆」服務,卻發覺申請服務的手續非常繁複,除了需要提供幼兒的出生證明外,還需要提供家庭的收入證明。我們理解需要確認幼童身份,故要求提供幼兒的出生證明,但對於提供家庭的入息證明,我們則大感不惑,對於需要臨時暫託服務的照顧者來說,此乃十分不便。再者,基層家庭往往是零散工工人,又或是以現金出糧,難以提供收入證明,此舉提令有需要使用服務的照顧者卻步。

 

婦女無選擇,託兒服務與照顧津貼缺一不可

婦女往往面對照顧與經濟兩難,面對千瘡百孔的託管及託兒服務,婦女往往沒有選擇,不能外出工作和發展自我,「被迫」成為全職照顧者,也「被迫」跌入低收入或貧窮的處境。而事實上,部份關注組成員認為,就算可以選擇,也會擔當全職照顧者,因為她們期望自己可以專心照顧子女,加強親子關係,但代價是沒有收入,令家庭經濟壓力大增,這代價對入不敷支的基層家庭來說無疑太大。因此,我們認為支援兒童照顧者的目標,應是讓婦女有選擇,故照顧者津貼也應該跟託兒服務一併規劃和考慮。

我們的具體建議如下:

  1. 一. 改善託兒託管服務,將社區保姆職業化

社會服務和教育應作出協調配合,改善現存的託兒及託管服務,並且確認兒童照顧的勞動價值。社會福利署資助的「課餘託管計劃」及關愛基金現行的「課餘託管試驗計劃」應大量增加名額,讓所有有意參加計劃的兒童均可接受服務,達至「零拒收」;此外,「攜手扶弱基金」及「課餘託管試驗計劃」的課後支援服務亦需訂立服務時間標準,增設學校假期服務,以配合基層家庭的工作需要。

 

幼兒服務方面,短期內應撥款將「互助幼兒中心」轉營為小型獨立幼兒中心;中長線而言,政府應尋找社區空置單位,全面增加「獨立幼兒中心」及「全日制幼稚園」,讓更多基層婦女可出外就業;另外,香港亦應發展家居託兒服務,參考「家務通」的做法建立「社區保姆」名冊,將「社區保姆」職業化,以紓緩照顧者壓力,讓父母安心出外工作。

 

  1. 二. 推行「照顧者津貼」

其實,香港社會不應該一直依賴照顧者的無酬勞動,應該對其貢獻有所確認,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及經濟上的支援,讓婦女有更多生活選擇,以平衡她們在家庭與工作方面所承受的壓力。與此同時,香港政府亦應為有特殊照顧需要的家庭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援,減低在照顧方面造成的壓力。我們建議政府設立「照顧者津貼」在經濟上支援照顧者。

 

  1. 工作及假期安排需要配合照顧者需要

政府有責任儘快改善勞工市場對婦女就業的不利處境,包括修改勞工法例保障零散就業處境;訂立最高工時標準、以促進所有家庭成員有時間分擔家庭照顧責任。提供更多元化工種的工作職位及培訓,令婦女在工作上有真正的選擇。參考國際勞工組織的建議,將產假增加至14週、設立7天侍產假,增設家庭照顧假期,鼓勵男性分擔照顧責任、提升市民生活素質發展經濟,而並非為經濟發展而發展經濟。

[1] 明報,2014年6月30日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30/news/ec_gok1.htm

針對幼稚園教育及小學課後支援政策立場書

editor No Comments

兒童照顧者聯席

成員團體包括: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香港家務助理總工會、香港婦女中心協會、香港婦女勞工協會、街坊工友服務處、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

 

兒童教育影響婦女規劃,教育不能莫視家庭需要,

增「長全日制」幼稚園學額,重新規劃「校內課後託管」。

針對幼稚園教育及小學課後支援政策立場書

背景

兒童照顧者聯席(下稱:聯席)一直積極關注兒童照顧者的各種需要,並希望倡議相關支援政策。我們認為香港社會有需要加強各類託兒服務,並且增設照顧者津貼,以支援兒童照顧者。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等人口問題,《人口政策公眾參與活動報告》歸納意見顯示公眾均認為需要改善託兒服務;今年特首的施政報告亦有措施加強託管服務和學童的課後支援;關愛基金亦推行「課餘託管試驗計劃」。由於託兒、託管服務、課後支援等政策均與學校的上課時間、假期等有密切的關係,現行的各類涉及託兒、課餘託管及課後支援服務均在幼稚園或中小學中推行,甚至直接由教育局負責。有見及此,聯席希望與直接與教育局商討有效支援學童及兒童照顧者的措施,並促請教育局立即正視各項服務的不足,盡快改善目前的政策不足和限制

 

對幼兒教育的意見

過去幼兒教育分別由社會福利署及教育局兩個政府部門負責。在2005年前,社會福利署負責資助及監管幼兒中心,特別為雙職及單親家庭提供所謂「長全日制」的幼兒照顧及教育服務,每日服務時間為朝八晚六,部分更設有延長時間服務至晚上八時,遇上停課亦可酌情處理。另一方面,教育局負責資助和監管的幼稚園,大部分都屬於半日制,即使是全日制亦多在下午四時放學(即「短全日制」),目標並不是協助雙職父母全職工作。

自2005年後,政府統一由教育局負責資助及監管所有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由於教育局只關注兒童的教育需要,更有說教育局一直堅持幼兒教育是「三個鐘」,完全忽略幼兒的照顧支援,故「長全日制」幼稚園一直缺乏應有的支持,也缺乏應有的規劃,教育局並無意增加學額,現時「長全日制」幼稚園只屬少數。

其實,「長全日制」幼稚園除了為學童提供幼育教育外,也一直為單親或雙職家長提供有效的照顧支援,在上學時間、假期以至突發需要上均有考慮到家長的需要,讓家長能兼顧就業與家庭照顧,但教育局一直否認支援照顧為其中一個幼兒教育的目標,對社會需要置若罔聞,「半日制」及「短全日制」幼稚園上學時間短、假期多,令很多家長面對就業和照顧的兩難,而「長全日制」幼稚園的學額不足,令很多有意外出工作的婦女因未能安排子女之照顧而被迫放棄工作,甚至跌入貧窮的困境。

對小學教育的意見
教育局不考慮家長需要亦發生在小學教育,教育局的教育規劃一直沒有考慮到家長就業和照顧的需要,目前小學經常提早放學、學校假期多,已令很多基層家長為接送和照顧的問題而煩惱,對在職的家長構成極大壓力,也對社福機構提供的課餘託管服務構成影響,但教育局卻沒有正視和處理問題,也沒有跟社會福利署的課餘託管服務有適當的協調。其實,學校空間是社會的珍貴資源,在課餘託管服務不足、清貧家長極希望就業的當下,教育局實需要考慮善用校園,在校園中進行課餘託管計劃,類似關愛基金的「課餘託管試驗計劃」實需要大力在小學中推行,而各項課後支援計劃也應考慮對家長的影響。

 

總結

我們認為教育局必須確認教育同時擔當支援照顧的功能,優質和完善的幼兒教育配套同時可有效支援照顧,分擔兒童照顧所帶來的經濟、照顧兩面拉扯的壓力;學校空間也是社會的珍貴資源,必須加以善用,以應付家長的課餘託管需要。

我們建議:
一. 教育局需要增加「長全日制」幼稚園的學額,增加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短期內可考慮增加資助,將「短全日制」幼稚園或半日制幼稚園轉營;長遠而言,教育局必須在十五年免費教育的規劃中增加「長全日制」幼稚園的比例;

二. 若果幼稚園服務能延長至下午六時,相信能為部分家長提供更大彈性,可考慮外出就業;惟現時「短全日制」幼稚園大都沒有提供「延長服務時間」及「暫託」等服務,令家長難有選擇。目前「延長服務時間」及「暫託」服務均由社會福利署資助和監管,教育局則負責資助及監管幼稚園,我們建議教育局立即與社會福利署開會召開聯合會議,商討在「短全日制」幼稚園中提供「延長服務時間」及「暫託」服務,加強支援幼兒照顧。

三. 教育局必須重新檢視目前的教育規劃,在規劃中需要考慮照顧者的角度。在託兒空間極匱乏的情況下,教育局應積極鼓勵學校開放校園,以供社會服務團體提供託兒服務;此外,教育局應參考關愛基金的「課餘託管試驗計劃」,推行小學校內課後託管,服務時間需要調整以配合提早放學和學校假期等情況。教育局也應檢討「校本 / 區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有需要時可考慮增加計劃之申請要求,讓計劃同時協助家長處理託管的需要。

 

 

兒童照顧者聯

聯絡人:陳緯綸 9757 9075

女性權益要兼顧  三條支柱不能少 回應人口政策諮詢文件立場書

editor No Comments

兒童照顧者聯席

成員團體包括: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同根社、香港婦女中心協會、香港婦女勞工協會、街坊工友服務處、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

 

 

女性權益要兼顧  三條支柱不能少

回應人口政策諮詢文件立場書

 

 

香港特區政府轄下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於10月下旬推出《集思港益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下稱:諮詢文件),回應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勞動人口增長放緩、生育率低等挑戰。委員會主席林鄭月娥表明人口政策「焦點是讓每一位香港人都有機會發揮所長」,並認為「一個可持續的人口政策須在創造經濟財富、所有人享有平等機會和更優質生活三者之間,取得平衡」(見諮詢文件前言)。

但是諮詢文件的內容,卻只側重從生產力及勞動市場供求去思考人口政策,缺乏社會發展及市民生活質素的角度。本聯席認為,人口政策不應單考慮經濟生產力,應從社會發展角度,思考如何讓社會人口發揮所長及改善生活素質。本聯席要求政府在制定人口政策時要具性別角度,以改善現時婦女處境及推動兩性平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及締結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託兒倡議近廿年 婦女「家鎖」難做工

多年以來,婦女團體一直向政府倡議增加託兒服務以讓婦女可選擇就業。可是,政府都是以「照顧兒童是家庭責任」為由,少有增撥資源於託兒服務。近年推出的「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鼓勵以社區互助的義工形式處理託兒問題,更反映政府對託兒及婦女發展缺乏承擔。政府眼中的「生產力」非常狹隘,認為從事有酬經濟活動的勞動參與才算是「生產力」。婦女在家庭照顧、家務勞動、社區參與等貢獻,一如以往被忽視,家務料理者(女性)成為沒有「生產力」的一群。從婦女事務委員會的《女性統計數字2011》顯示, 2010年全港有704,700全職照顧者(料理家務者),女性佔97.8%。可見「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在政府的施政仍然沒有改變,這種「家鎖」窒礙著婦女的發展,造成「貧窮婦女化」,2011統計數字中,過去十年申領綜援的人士一直都是女多於男。經濟缺乏自主、制度上缺乏配套支援,對婦女帶來沉重的壓力,不單造成婦女就業率低,更令女性在生育問題上卻步。今次香港政府對人口政策思考的難題,實情是過往自招的惡果。

 

「社會」要發展.三條支柱好重要

諮詢文件提及女性人口,提出要釋放女性勞動力、將提供消除生育障礙和兒童照顧的有利措施及環境;文件中建議「增加託兒服務及名額」,本就是聯席一直要求彌補的長期缺漏政策,但諮詢文件建議推行這項措施去釋放婦女勞動力,「協助婦女同時兼顧工作及家庭」,本聯席認為如果不同時改善勞動市場的不合理就業模式,變相對婦女造成「雙重剝削」、為商家製造廉價勞力,婦女雙職,政府既要婦女承擔家庭照顧責任,又要婦女投入勞動市場,結果很多婦女只能選擇工時較短的零散工。但在現時工種及培訓未夠多元化的情況下,零散工的工種選擇少,並以低薪為主,不少僱主更看準勞工法例漏洞,借彈性工作為名,將婦女推向無勞工權益的零散化就業處境,僱員在未符合「連續性合約」(4.18)的情況下被剝削其應有的勞工保障,包括有薪年假、有薪法定假日、長期服務金等。所以,即使託兒服務得到改善,現有勞動市場仍缺乏保障,難以吸引婦女安心就業。

要促進婦女投入勞動市場,本聯席認為要落實兩性平等原則,讓女性有自主權去選擇參與勞動市場或在家從事照顧的工作,這對社會質素及可持續發展都帶來有利因素。

本聯席提出支持婦女發展的「三條支柱」方案,包括「社區託兒服務」、「照顧者津貼」、「家庭友善政策」。從外國的經驗,增加託兒服務支援婦女就業的同時,亦為全職家庭照顧者提供照顧者津貼,補償照顧者因犧牲工作而承受的經濟壓力,以及對照顧工作的肯定。而不可缺少的第三支柱是家庭友善措施,包括男士侍產假、就業標準工時保障、照顧假期、工作間設託兒設施、鼓勵照顧責任共同承擔。除了僱主責任,政府各層面服務也應增設託兒服務,如再培訓課程應提供託兒服務等。

 

 

 

回應人口政策的婦女勞動參與出路

來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的研究均指出改善市民參與勞動和鼓勵生育,不能只靠加強託兒服務,應該提供不同渠道多管齊下,如︰1.發放現金津貼(如照顧者津貼)、2.提供多元託兒服務或減低照顧成本的服務、3.家庭友善政策(如彈性工作(有保障)、親職假期、勞工法例等)。以下為部份資料︰

國家

近年增設託兒的大型計劃

內容重點

奧地利

十億幼兒園增設計劃

(kindergarten billion project)

增設32,188個託育場所(佔3-6歲兒童託育服務2/3

愛爾蘭

兒童託育機會均等方案

(equal opportunities childcare programme)

增設36,000個託育場所

日本

天使計劃(angel plan)

新天使計劃(new angel plan)

零等待名單計劃(Zero waiting list)

提供3歲以下幼兒服務約100,000名額,提供6歲以上課後照顧服務,約108,000 個名額

紐西蘭

邁向未來之路計劃 (pathways to the future)

社會發展部門給予就職父母兒童託育補助(childcare subsidy)

葡萄牙

託育中心2000計劃 (Creche 2000)

針對3歲以下幼兒,私營託兒機構最多可要求80%費用補助

資料來源:邱志鵬、劉兆隆(2012),我國幼兒托育制度之研究,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本聯席有如下建議:

  1. 參考各地區鼓勵生育政策和認同照顧者對社會的貢獻:政府及商界應分擔家庭在兒童照顧上的責任,應考慮設立「照顧兒童津貼」,建議向所有擁有香港居留權的12歲以下兒童發放相等於現時長者生果金水平的金額,即$1,135,肯定兒童照顧者的付出。
  2. 讓女性可在就業及照顧家庭間自主選擇,應在社區增加廉價獨立的幼兒託管中心;將現時的社區褓姆正職化,推動正規褓姆行業,政府提供相關的培訓及設立褓姆名冊,以及給予褓姆不少於最低工資的水平。針對6-12歲的託管,建議關愛基金的「課餘託管試驗計劃」常規化,提供更多穩定名額,託管時間延長至晚上8至9時,以及在假期也提供服務,讓婦女不用因子女假期而放棄工作。
  3. 要釋放勞動人口,先要儘快改善勞工市場對婦女就業的不利處境,包括修改勞工法例保障零散就業處境;訂立最高工時標準、以促進所有家庭成員有時間分擔家庭照顧責任。提供更多元化工種的工作職位及培訓,令婦女在工作上有真正的選擇。
  4. 推動家庭友善政策:參考國際勞工組織的建議,將產假增加至14週、設立7天侍產假,增設家庭照顧假期,鼓勵男性分擔照顧責任、提升市民生活素質發展經濟,而並非為經濟發展而發展經濟。

 

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5541 7702與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梁錫麟先生或5423 7164與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陳緯綸先生聯絡。

 

「女性權益要兼顧 三條支柱不能少」 回應人口政策諮詢文件 立場書

editor No Comments

致:香港特別行政區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

由:兒童照顧者聯席(成員團體包括: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同根社、香港婦女中心協會、香港婦女勞工協會、街坊工友服務處、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

 

「女性權益要兼顧 三條支柱不能少」

回應人口政策諮詢文件

立場書

2013年11月30日

 

香港特區政府轄下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於10月下旬推出《集思港益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下稱:諮詢文件),回應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勞動人口增長放緩、生育率低等挑戰。司長表明人口政策「焦點是讓每一位香港人都有機會發揮所長」,並認為「一個可持續的人口政策須在創造經濟財富、所有人享有平等機會和更優質生活三者之間,取得平衡」(見諮詢文件前言)。

但是諮詢文件的內容,卻只側重從生產力及勞動市場供求去思考人口政策,缺乏社會發展及市民生活質素的角度。本聯席認為,人口政策不應單考慮經濟生產力,應從社會發展角度,思考如何讓社會人口發揮所長及改善生活素質。本聯席要求政府在制定人口政策時要具性別角度,以改善現時婦女處境及推動兩性平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及締結可持續發展的社會。

 

託兒倡議近廿年 婦女「家鎖」難做工

多年以來,婦女團體一直向政府倡議增加託兒服務以讓婦女可選擇就業。可是,政府都是以「照顧兒童是家庭責任」為由,少有增撥資源於託兒服務。近年推出的「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鼓勵以社區互助的義工形式處理託兒問題,更反映政府對託兒及婦女發展缺乏承擔。政府眼中的「生產力」非常狹隘,認為從事有酬經濟活動的勞動參與才算是「生產力」。婦女在家庭照顧、家務勞動、社區參與等貢獻,一如以往被忽視,家務料理者(女性)成為沒有「生產力」的一群。從婦女事務委員會的《女性統計數字2011》顯示, 2010年全港有704,700全職照顧者(料理家務者),女性佔97.8%。可見「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在政府的施政仍然沒有改變,這種「家鎖」窒礙著婦女的發展,造成「貧窮婦女化」,2011統計數字中,過去十年申領綜援的人士一直都是女多於男。經濟缺乏自主、制度上缺乏配套支援,對婦女帶來沉重的壓力,不單造成婦女就業率低,更令女性在生育問題上卻步。今次香港政府對人口政策思考的難題,實情是過往自招的惡果。

 

 

兼顧就業與家庭,做成女性的「雙重剝削」

諮詢文件提及女性人口,提出要釋放女性勞動力、將提供消除生育障礙和兒童照顧的有利措施及環境;文件中建議「增加託兒服務及名額」,本就是聯席一直要求彌補的長期缺漏政策,但諮詢文件建議推行這項措施去釋放婦女勞動力,「協助婦女同時兼顧工作及家庭」,本聯席認為如果不同時改善勞動市場的不合理就業模式,變相對婦女造成「雙重剝削」、為商家製造廉價勞力,婦女雙職,政府既要婦女承擔家庭照顧責任,又要婦女投入勞動市場,結果很多婦女只能選擇工時較短的零散工。但在現時工種及培訓未夠多元化的情況下,零散工的工種選擇少,並以低薪為主,不少僱主更看準勞工法例漏洞,借彈性工作為名,將婦女推向無勞工權益的零散化就業處境,僱員在未符合「連續性合約」(4.18)的情況下被剝削其應有的勞工保障,包括有薪年假、有薪法定假日、長期服務金等。所以,即使託兒服務得到改善,現有勞動市場仍缺乏保障,難以吸引婦女安心就業。

 

「社會」要發展.三條支柱好重要

本聯席認為人口政策需要落實兩性平等原則,讓女性有自主權去選擇參與勞動市場或在家從事照顧的工作,這對社會質素及可持續發展都帶來有利因素;而本聯席認為支持婦女發展,需要有「三條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包括「社區託兒服務」、「照顧者津貼」、「家庭友善政策」。從外國的經驗,增加託兒服務支援婦女就業的同時,亦為全職家庭照顧者提供照顧者津貼,補償照顧者因犧牲工作而承受的經濟壓力,以及對照顧工作的肯定。此外,政府認推動家庭友善勞工政策措施,包括男士侍產假、就業標準工時保障、照顧假期、工作間設託兒設施、鼓勵照顧責任共同承擔。除了僱主責任,政府各層面服務也應增設託兒服務,例如:「再培訓課程」應為參加學員提供託兒服務等。

 

本聯席有如下建議:

  1. 參考各地區鼓勵生育政策和認同照顧者對社會的貢獻:政府及商界應分擔家庭在兒童照顧上的責任,應考慮設立「照顧兒童津貼」,建議向所有擁有香港居留權的12歲以下兒童發放相等於現時長者生果金水平的金額,即$1,135,肯定兒童照顧者的付出。
  2. 讓女性可在就業及照顧家庭間自主選擇,應在社區增加廉價獨立的幼兒託管中心;將現時的社區褓姆正職化,推動正規褓姆行業,政府提供相關的培訓及設立褓姆名冊,以及給予褓姆不少於最低工資的水平。針對6-12歲的託管,建議關愛基金的「課餘託管試驗計劃」常規化,提供更多穩定名額,託管時間延長至晚上8至9時,以及在假期也提供服務,讓婦女不用因子女假期而放棄工作。
  3. 要釋放勞動人口,先要儘快改善勞工市場對婦女就業的不利處境,包括修改勞工法例保障零散就業處境;訂立最高工時標準、以促進所有家庭成員有時間分擔家庭照顧責任。提供更多元化工種的工作職位及培訓,令婦女在工作上有真正的選擇。
  4. 推動家庭友善政策:參考國際勞工組織的建議,將產假增加至14週、設立7天侍產假,增設家庭照顧假期,鼓勵男性分擔照顧責任、提升市民生活素質發展經濟,而並非為經濟發展而發展經濟。

 

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5541 7702與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梁錫麟先生或5423 7164與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陳緯綸先生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