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Jan
17.1.2015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 天水圍兒童照顧者權益關注組
教育事務委員會
研究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小組委員會
有關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
立場書
背景
天水圍兒童照顧者權益關注組由一班居住於天水圍的兒童照顧者組成,我們與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一直積極關注兒童照顧者的各種需要,並希望倡議相關支援政策。我們認為香港社會有需要加強各類託兒及家長支援服務,以支援兒童照顧者,讓兒童照顧者可按其實際生活需要,為兒童選擇合適的照顧或教育方式。由於幼稚園教育的規劃將非常影響家長的照顧,也會影響家庭經濟收入、兩性分工及家庭內部的權力互動(power dynamic)等;我們作為幼兒的照顧者,希望就有關政策表達意見,促進政府有關當局落實一個全面而可行的免費幼稚園教育。
免費幼稚園教育目標影響兒童照顧及基層家長
目前,幼稚園設有三種上課時段,分別是半日制、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半日制幼稚園上課時間約三小時;而全日制幼稚園則會為學童提供午膳及午睡時間,上課時間約由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個別學校會繼續提供照顧服務至下午六時;而「長全日制」除了為學童提供全日制的上課時間外,更設有「延長服務時間」,為家長照顧兒童至晚上八時,此外,「長全日制」幼稚園在假期、惡劣天氣等停課的安排上配合家長的需要,因此「長全日制」幼稚園的學校假期較少,惡劣天氣停課的安排亦較彈性,讓家長可以較大空間安排全職上班。
我們親身經歷,加上在天水圍接觸兒童照顧者的經驗所見,一般家長均希望選擇報讀全日制幼稚園,當中的主要原因是相信幼稚園裡的教育較留在家中好、較有意義;而且,在照顧的安排上,家長亦可以擁有較大彈性;有部份婦女亦希望子女報讀全日制幼稚園後可以尋找工作,幫補家計,這對基層家庭而言非常重要。可惜的是,現時全日制幼稚園的學額不足,很多家長均未能成功報讀,「被迫」入讀半日制幼稚園,不少家長均表示半日制幼稚園令她們平日的照顧非常吃力,也非常忙碌,她們需要利用三小時買餸、洗衫、抹地及準備午餐…… 家長亦因此而未能有時間照顧自己,沒有時間參與社會,最終跟社會脫節。
再者,對於基層婦女而言,在現行的勞動市場下,她們往往只能從事服務性行業,工時較長、假期少;基層亦面對嚴重的貧窮問題,手停口停,故此會想盡辦法「賺得一蚊得一蚊」。可是,不論半日制及一般全日制幼稚園,均未能滿足基層婦女照顧兒童的需要,半日制只有三小時已不用考慮工作,就算是全日制幼稚園由於學校假期多、工時長,工作地點離幼稚園遠,令家長難以就業。從婦女勞動參與率數字可見,女性一般在30歲後便離開職場,令婦女勞動參與率在該年齡層中急劇下跌,而更大的問題是,婦女勞動參與率在30歲後十年,仍然未能回復至之前的水平。問題實反映出社會在嬰兒出生後的支援不足,令婦女需要在產後離開職場照顧兒童,之後長時間難以重投職場。現時以半日制為主的幼兒教育政策實需要檢討,因為幼兒教育政策除了需要考慮幼兒學習外,實應考慮家長、社會及時代的需要,與時並進!
只「按需要」為個別「合資格」兒童提供全日制並不合理
事實上,殖民地政府在規劃幼稚園教育時曾適切地考慮家長的需要,提供較佳的幼兒照顧支援。在2005年9月前,社會福利署負責資助及監管幼兒中心,特別為雙職及單親家庭提供所謂「長全日制」的幼兒照顧及教育服務,每日服務時間為朝8晚6,部分亦設有延長時間服務至晚上8時,學校假期少,較貼合在職家長的需要。可惜的是,2005年後這些「長全日制」幼稚園改由教育局負責監管,教育局亦一直無意就「長全日制」幼稚園教育作規劃,政策上更以半日制為主,忽略該些幼稚園的需要,香港自此已沒有增加長全日制的幼稚園暨幼兒中心,「長全日制」幼稚園名額亦越來越少,而居住於新發展區的基層家長自然受到最大影響。
我們明白受校舍空間、政府資源等限制,政府未能全面提供「免費長全日幼稚園教育」。我們也知悉「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將向教育局提交報告,並且建議以落實以「半日制為基礎」的免費幼稚園教育,之後「按需要」為個別符合準則的兒童提供免費的全日制幼稚園教育。雖然「按需要」及「符合準則」雖仍需從長計議,但對此我們非常擔心,若果政府有關當局沒有就「全日制」以至「長全日制」有一個長遠目標和規劃,只以一種「剩餘模式」的思維,只按需要向符合準則的學童提供「長全日制」幼稚園教育,一般家長在「長全日制」幼稚園名額不足的情況下將難以報讀,家長便無法選擇合心意的教育模式。
免費幼稚園教育規劃必須逐步增加長全日名額
因此,我們建議教育局必須承諾逐步增加「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稚園的名額。我們明白校舍空間及政府資源是一大限制,但政府宜有一個長遠的目標,並且就此作規劃,以顯示出其對免費幼稚園教育、對各個家長的承擔。
總結
其實,照顧者也需要被照顧,政府實有責任照顧社會上辛勞、默默付出的兒童照顧者,減輕照顧者各種經濟和精神壓力,讓兒童照顧者可以兼顧兒童照顧和個人發展,並按自己的意願和需要作選擇。幼稚園教育的時間正對照顧者照顧的要求、時間、個人發展等方面構成無可避免的衝突,因此在規劃幼稚園教育時必須要加以考慮。我們認為「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稚園教育有其實際的作用,除了促進兒童有更佳的學習外,亦令不少家長和兒童照顧者受惠,減輕照顧的壓力,平衡了自我發展和照顧。我們強烈建議政府有關當局全面規劃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稚園,定立清晰目標,逐步增加長全日制幼稚園名額!
13
Jan
兒童照顧者聯席
成員團體包括: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香港家務助理總工會、香港婦女中心協會、香港婦女勞工協會、街坊工友服務處、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
「託兒服務存漏洞,教育局說不負責,
勞福局又無辦法,兩局互相卸責」
投訴勞福局及教育局缺乏協調,促請兩局分工正視託兒政策
背景
兒童照顧者聯席(下稱:聯席)一直積極關注兒童照顧者的各種需要,並希望促進提昇兒童照顧者的福祉。我們認為香港社會有需要加強各類託兒服務,讓兒童照顧者可以選擇照顧兒童的方式,令有需要的兒童照顧者可得到適切的支援。香港的照顧者大部份均為女性,而女性勞動參與率一直偏低,香港亦正面對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等人口問題,《人口政策公眾參與活動報告》歸納意見顯示公眾均認為需要改善託兒服務。近年,特區政府透過勞福局及社會福利署推出措施在社區內加強託管服務和學童的課後支援,但由於託兒、託管服務、課後支援等政策均與學校的上課時間、假期等有密切的關係,現行部份涉及託兒、課餘託管及課後支援服務亦有在幼稚園或中小學中推行,甚至直接由教育局負責。可惜現時兩局互不協調,政策分割令家長得不到適切的託兒支援,聯席認為勞福局及教育局必須協調其政策,以讓學校上課時間能與託兒措施互相配合,有需要的家長能夠得到支援。
幼稚園半日制,課後無託兒
很多家長在考慮為孩子報讀幼稚園時,均優先考慮報讀全日制,尤其是「長全日制」幼稚園,但現實是家長經常未能成功申請入讀全日制幼稚園,被迫選擇半日制。事實上,在2005 年9 月前,社會福利署負責資助及監管幼兒中心,特別為雙職及單親家庭提供所謂「長全日制」的幼兒照顧及教育服務,每日服務時間為朝八晚六,部分亦設有延長時間服務至晚上八時。2005年9月政府推行「協調學前服務」後,由社會福利署資助的幼兒中心轉為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有關的資助及監管工作亦轉由教育局負責。然而,由於教育局較注重兒童的教育需要,並不關心其照顧需要,所以在協調後教育局的政策完全傾向於傳統幼稚園,「長全日制」的社會功能亦遭到忽略,2005年後已沒有新增推行「長全日制」的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全日制亦是隨學童增加而減少。
勞福局轄下的社會福利署,一直沒有為只能入讀半日制幼稚園學童的家長提供恆常的託兒服務,目前只有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為家長提供少量暫託名額;而2008年開展的「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一般稱作:社區保母),只是以義工形式作短暫、臨時性的支援。這無疑令家長毫無選擇,只能放棄社會參與或其他學習和工作的機會。
更令人擔憂的是,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擬建議政府未來將幼稚園免費教育以半日制,即三小時為基礎,只會為某些乎合準則的兒童提供免費或資助的全日及長全日制幼稚園學位,當中需要考慮家庭入息及社會需要因素。在這個免費幼稚園教育的基礎下,家長很可能繼續找到不全日制幼稚園學位,加上社會福利署缺乏相應託兒服務配套,實難以想像2-6歲託兒服務問題何時能夠得到改善。
社區課託名額少,課後支援充託兒
小學託管是另一個相似版本的故事。社會福利署現時在社區內資助青少年中心推行為6-12歲兒童而設立的課餘託管計劃,現時全港共有約5,400個名額,而社署資助的名額不足一半,聯席成員的實際經驗是,區內的課餘託管服務經常滿額,輪候時間長,更沒有接放學服務,令因就業而需要服務的家長難以使用。再者,學校的放學時間不一,假期多而每間不同,現時部份提供「課餘託管計劃」的中心只提供定時服務,缺乏彈性,未能配合學校的上學及放學時間;每遇學校放早、學校假期,家長需要自行安排託兒,這令需要上班的家長非常頭痛,亦不利基層家長上班。
特首在其2014年施政報告表示會加強相關服務,將服務時間延長,擴展服務至周末及學校假期;然而,150間營辦課餘託管服務中心之中,只有34間提供「加強課餘託管服務」,雷聲大雨點小,聯席曾與社署官員會面,官員亦承應尋找社區空間增加託兒服務有困難。因此,聯席觀察到政府現時苦無對策下,嘗試在學校內推行各種「學童課後支援計劃」,關愛基金的「課餘託管試驗計劃」便是一例,2014年施政報告亦注資「攜手扶弱基金」,以專款專用的方式為學童提供課後學習支援服務,局長張建宗在公開場合中表示,基金將可以支援家長託兒,協助婦女就業。
不過,「學校課後支援」並不等於「託兒服務支援」,聯席留意到「課餘託管試驗計劃」並未能滿足所有託管時間的需求,部份學校只有個別上課日有服務,每遇假期、學校考試服務亦會暫停。計劃的檢討文件顯示,計劃傾向由教育局接手「恆常化」,按照教育局的政策取向,計劃在恆常化後實難有改善,甚至會更傾向「課後學習支援」。而「攜手扶弱基金」的計劃目標只是「課後學習支援」並不是託管支援。事實上,聯席得悉部份學校將開放校園,擔當區內課餘學習支援中心,為學童提供穩定、恆常化的服務,這無疑是對家長託兒有幫助。但是,這只是個別申請學校的做法,並不代表所有申請學校或機構均會如此推行計劃。
綜合上述的現況,可見社署的課餘託管服務與學校放學時間實需要協調,而教育局所關注的「課後學習支援」亦有空間改善,以處理社區內家長的託兒需要。上述幼稚園託兒及小學託管的漏洞,反映出勞福局及教育局間的政策矛盾,因此,聯席建議:
- 立法會申訴部跟進,要求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及教育事務委員會召開聯合會議,要求兩局澄清政策間的矛盾;
- 內務委員會跟進人口政策建議的落實情況,不能讓特區政府的託兒改善方案蒙混過關;
聯席亦建議政府:
- 全面考慮家長對「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稚園的需求,全面規劃長全日制幼稚園的學額,全面資助長全日制幼稚園,以支援家長照顧兒童;
- 託兒政策需要全面的規劃,政府應整合現時五花八門的託兒及託管服務,故教育局及勞福局必須協調,全面在社區內及學校內推行各類託兒及託管服務;
- 政府應改善託兒託管服務,將社區保姆職業化,社會服務和教育應作出協調配合,改善現存的託兒及託管服務,並且確認兒童照顧的勞動價值。社會福利署資助的「課餘託管計劃」及關愛基金現行的「課餘託管試驗計劃」應大量增加名額,讓所有有意參加計劃的兒童均可接受服務,達至「零拒收」;此外,「攜手扶弱基金」及「課餘託管試驗計劃」的課後支援服務亦需訂立服務時間標準,增設學校假期服務,以配合基層家庭的工作需要。
- 幼兒服務方面,短期內應撥款將「互助幼兒中心」轉營為小型獨立幼兒中心;中長線而言,政府應尋找社區空置單位,全面增加「獨立幼兒中心」及「全日制幼稚園」,讓更多基層婦女可出外就業;另外,香港亦應發展家居託兒服務,參考「家務通」的做法建立「社區保姆」名冊,將「社區保姆」職業化,以紓緩照顧者壓力,讓父母安心出外工作。
- 政府應推行「照顧者津貼」不應該一直依賴照顧者的無酬勞動,應該對其貢獻有所確認,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及經濟上的支援,讓婦女有更多生活選擇,以平衡她們在家庭與工作方面所承受的壓力。與此同時,香港政府亦應為有特殊照顧需要的家庭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援,減低在照顧方面造成的壓力。我們建議政府設立「照顧者津貼」在經濟上支援照顧者。
- 政府有責任儘快改善勞工市場對婦女就業的不利處境,包括修改勞工法例保障零散就業處境;訂立最高工時標準、以促進所有家庭成員有時間分擔家庭照顧責任。提供更多元化工種的工作職位及培訓,令婦女在工作上有真正的選擇。參考國際勞工組織的建議,將產假增加至14週、設立7天侍產假,增設家庭照顧假期,鼓勵男性分擔照顧責任、提升市民生活素質發展經濟,而並非為經濟發展而發展經濟。